【心得】親愛的孩子-劇情解析與評價,宛如黑暗版不存在的房間

德國影集《親愛的孩子》(Liebes Kind)改編自同名小說,故事描述一名被囚禁的女子在成功逃跑後出了車禍,在送往醫院的路上,隨行的女兒「漢娜」表示媽媽的名字叫做「麗娜」。與此同時,此一車禍被媒體寫成網路報導,正好被一名調查失蹤案多年的刑警「蓋德」看到,蓋德憑著報導內的敘述推斷女子就是失蹤 13 年的女大學生麗娜,於是沒有經過長官同意,便私下通知麗娜的家屬「貝克夫婦」,貝克夫婦聽聞消息後急忙趕往醫院,卻發現躺在病床上的不是自己的女兒… 就在他們失落準備離開時,漢娜的出現卻讓他們大吃一驚,因為她的長相就和自己年幼時的女兒一模一樣… 究竟失蹤案的真相為何?誰,又是真正的麗娜呢?隨著警方的介入調查,一段驚悚又離奇的真相隨之浮上水面……。

先說結論,《親愛的孩子》是一部結構風格相當明顯的作品,本劇一共 6 集,前兩集注入了大量的「懸疑」氣氛,而第三集後則轉往「劇情片」的形式收場。在影片的開頭,我們便能看到名為麗娜的女子與兩個孩子生活在沒有窗戶的密閉房間裡,沒過多久就接上麗娜逃跑後發生車禍的場景,作為一部影集的序章,《親愛的孩子》無疑是引人入勝的,會讓觀眾不禁好奇囚房裡面的生活,還有囚禁他們的人究竟是何方神聖。不過真正替本劇加到分數的,絕對是小女孩「漢娜」種種充滿疑點的行為,時而流露孩童的純真,時而卻又像個「大女孩」似地以謊言編造出腦海中的幸福家庭,進而混淆觀眾、警方的視聽,使真相變得撲朔迷離,常常覺得一條線似乎有解,但卻又會被刻意引導到事件的死角。


其外,如同上述提到的《親愛的孩子》在故事進入中後期時,調性就會變得不那麼「懸疑」,反而回歸典型的刑警劇情片路數,也因為這樣,在欣賞本劇時讓我想起 2015 年的電影《不存在的房間》,《親愛的孩子》有一部分的劇情也是在探討被害者在獲救後必須面臨的「創傷後遺症」,以及從未離開房間的孩子「重見天日」時的不適應,但稍嫌可惜的是本劇其實還有很多看似「有意義」的設定,好比女警官的家庭、善心女護士的遭遇,以及老鄰居間的交情和秘密等,實際上卻都對主線、被害者本身沒有做到實質的呼應或推進,使得許多概念都像是蜻蜓點水般缺乏著墨,淪為單純的背景設定。

說了這麼多,《親愛的孩子》究竟是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影集?事實上,這就得看你是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情去看這部作品,如果你是想享受一段「推理故事」的話,那麼,本劇可能會讓你感受到虎頭蛇尾,畢竟整體的懸疑感會在第三集後慢慢退散,後續發展就是直線式地帶觀眾直達真相,唯有序章還有故弄玄虛、接收新事件的神祕感;相反的,如果你是想體驗一段囚禁後重見天日的人生,那麼本劇就有許多值得你細細品味的地方,像是貫徹劇名《親愛的孩子》的「親子聯繫」,抑或刑警在追查真相的過程裡遭逢的意外與打擊,以及被害者親屬在面對失去孩子時各自的立場和行動,所有人的內心世界都值得以不同的角度去探索,畢竟這樣的遭遇不是每個人都會有經驗,所以透過這個故事能讓我們看見世界與人性的不同面貌。


整體來說《親愛的孩子》因有小說的文本作為基底,所以劇情方面本身就是有厚度及深意的,但可能是文字轉化為影像的過程不得不將某些部分做出取捨,以致本劇除了主線之外,其餘支線都呈現出雖有概念但無說進心坎的窘境,唯有各角色的立場處理地還算鮮明,因此在觀感上恐會遇到「劇組似乎想要傳達什麼,但卻又無法深切感受」的情況,只能靠著觀眾自行解讀各角色的內心世界,以彌補影集在細節中的缺失。奈傑本身覺得還是值得一看,只不過不推薦抱著看懸疑劇的期待,而是要以「體驗受害者」的心情入戲,才不會感受太過平靜或無聊。

 

《親愛的孩子》目前已經可以在 Netflix 上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