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十二個想死的少年》死亡是出發點,活著才是目的地。

 

2019年日本懸疑劇情電影《十二個想死的少年》堤幸彥導演繼《愛的成人式》、《人魚沉睡的家》後的全新力作,本片卡司集結了數名新生代知名演員,其中包括了高杉真宙北村匠海橋本環奈,以及新田真劍佑等人,可謂星光熠熠。電影在宣傳期間特別將橋本環奈的角色留做伏筆,無論是預告片、劇照、形象照、電影海報,皆刻意不去曝光這名角色的真實身分。然而,電影在上映後卻得到相當兩極的評價,究竟是電影出了問題?還是宣傳方式太過誤導?本文將帶領各位一窺《十二個想死的少年》關於「想死」背後的真相,保證讓你大開眼界!(想進一步了解電影宣傳方式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十二個想死的少年》近日揭開4號神秘人物「秋川莉胡」的真面目!

《十二個想死的少年》劇情介紹

 

故事描述12個來自各方的青少年,互不相識的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在於心中都各自帶有「無法讓自己活下去」的原因,哪怕原因微乎其微,或事關重大,他們都相約來到了某棟座落於城市裡的「廢棄病院」,準備結束自己糟糕的一生。然而,當他們即將實行「自殺」之前,意外發現病院裡躺著第13具無名屍體……。疑似在12個孩子之間除了想死的人,還藏有想殺死別人的人,眼看原本的晴空逐漸被烏雲壟罩,究竟隱藏在這群孩子中的「殺人犯」是誰?那具屍體的死因又是什麼?這部電影不僅能推翻你對劇情的想像,同時也對「生命」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感觸與衝擊。

 

《十二個想死的少年》一分鐘評價

 

娛日記給分:★★★★☆

評分原因:本片同時兼具最好與最壞的示範,好的部分在於它利用了某個主題(第13具屍體),去襯托出故事背後真正的核心價值,而且情緒渲染地相當成功;壞的部分則是它的宣傳有過於誤導之嫌疑,可能會讓不少期待密室殺人、推理解謎的觀眾有被欺騙的感覺,雖然形式上都是欺騙,但不是從劇情而是從宣傳手法上吸引觀眾入場,或許會讓部分觀眾覺得不值。但就我自己而言,劇情深度大於推理成分的比重,完全可以接受。

 

更多懸疑電影推薦:

 

《十二個想死的少年》影評心得全文(暴雷注意)

 

對日本有初步熟悉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日本民族意識的「壓抑」與「競爭」其實時常在社會上產生負面的現象,包括職場、同儕霸凌,嚴重的更是會讓人想走上「自殺」一路,因此有份調查結果顯示「每日平均有70名日本人自殺」,所以像《十二個想死的少年》這種挑戰禁忌話題、道德觀的作品會逐一誕生,其實除了編導及原作者的創意以外,社會風氣過於緊繃也是促成原因之一。《十二個想死的少年》以片名開門見山地導入主題,12名來自東西南北的少男、少女,為「尋死」而在網上招集了本次聚會,從故事的發想就別具創意,居然想死,為何還要大費周章「組隊」赴死呢?隨著劇情的推進,第13具無名屍體的登場,才讓我們逐步窺探這12名孩子的內心世界。

 

 

12個人分別代表了不同層級的「受害者」,都是自認被世界遺棄之人,造就的原因包括家庭關係、天生疾病、壓力過甚、罪惡感度日等,雖然大半電影都僅透過對話來呈現他們背後的故事,但其實「對話」就是本作的重點。俗話「凡事只要透過溝通,就能得到答案」,在他們即將實行自殺前的數個小時,相聚在一個空間,等同於在這個空間裡就有12個能「獨立」思索的機會與角度。

 

 

也因為第13具屍體的契機,讓他們擁有更多的時間去產生交集、碰撞彼此的價值觀,透過大量的對話在半解謎、半理解他們各自狀態的情境之下,《十二個想死的少年》真正想給予的是「活下去的力量」,或許我們都忘了,他們不過是群人生都還充滿著未知數的孩子,還無法完全自理情緒、仍渴望獲得他人認同,那天,他們會在一起,真正的原因或許是因為恐懼,也可能只是青春期的孩子氣,但回首青春之時,誰沒有過挫折與難堪的時候?那時候,小事也能天雷勾動地火,正因為我們還看不見世界的全貌,僅以「尚未成熟」的心靈去拼湊自認為的世界觀。

 

 

但可世界啊,從沒想像的那麼簡單,生也難、死也難,於是「只要能看到他人的決心,自己也能獲得勇氣吧?」—— 這場集會的理由若能以這句話來做解釋,那就是「大家一起死,就不恐怖了吧?」這麼簡單。《十二個想死的少年》全出自於這群孩子的無聲吶喊,被現實逼到最後只能以「死」來對世界抗議。許多人在看完電影後表示「無法認同某些角色想死的理由」,我想正因為有這樣「無法認同」的想法,才會造就社會冷漠、讓這些人走上絕路吧。

 

 

每個人都以自己的角度去看事情,在歷經現實的砥礪與摩擦之後,自然會對某些事產生麻痺。「這樣就想死,也太軟弱了吧!」正是最標準的證據,但說實話誰又能真正理解另一個人呢?在我們以一派輕鬆的說著別人的傷口時,殊不知自己也成了加害者,正因為難以苟同、正因為無法理解,才更應該進一步去剖析他們的內心世界,《十二個想死的少年》雖然用了五花八門的自殺原因來鋪陳劇情,但在這些原因背後的原因,其實都是「冷漠」,來自於大人們的冷漠、同儕間的冷漠、社會上的冷漠,也因此當他們開始有了交集以後,才逐漸能感受到傷口有些癒合的痕跡。

 

 

以更深層的角度去探討,《十二個想死的少年》他們參與這場集會的原因真是因為想死,還是希望能獲得讓自己生命延續的答案?當他們站在同一陣線(同樣活不下去)的時候,才真正能彼此理解、進而化解各自在心中留下的癥結。不要用大人的角度去檢視這部電影,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或「什麼不應該」,而是要盡可能地以他們的立場出發,告訴他們「活下去的理由」。因此《十二個想死的少年》若要歸類在懸疑作品還太過片面,因為在這懸疑包裝底下還有更珍貴的議題值得我們關注。雖然本意上都是尋找答案,但你在看《十二個想死的少年》時,是在找兇手,還是在找隱藏在負面情境中的一隅希望,得到的答案、感覺與評價是截然不同的。

 

更多講述生命的電影推薦!

 

《十二個想死的少年》線上看預告

 

《十二個想死的少年》製作團隊

 

導演(監督)

《愛的成人式》堤幸彥


編劇(腳本)

倉持裕


演員(キャスト)

※ 點選有興趣的演員,以查看更多相關文章

 

《幸福湯屋》杉咲花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北村匠海

《王者天下》橋本環奈

《花牌情緣》新田真劍佑

《世界最長的照片》高杉真宙

《王牌辯士》黑島結菜

《小小夜曲》萩原利久

 

日本上映:2019年01月25日

台灣上映:2019年04月12日